The Wayback Machine -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20709154608/http://blog.sina.com.cn:80/s/blog_486e105c01000ats.html
个人资料
缠中说禅
缠中说禅
  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520
  • 博客访问:123,456,789
  • 关注人气:125,323
正文 字体大小:

倾听的人文与历史

(2007-05-27 10:36:48)
标签:

缠中说禅

人文

历史

分类: 音乐艺术
 一大早上来想上传音乐,发现网站罢工,只能聊些别的。音乐,物质地源自人的听力,但单纯的听力是构不成音乐的,没有人的精神投射,音乐也无所谓音乐。
 
音乐,是需要画地为牢的,只有画地为牢的音乐才拥有精神世界的无限。但现代人已经忘掉这一切,现代人以为只有物质的车轮碾压的地方才有世界,却不知道,这才是真的画地为牢。被拓展的音乐边界,使得音乐拥有了物质的无限,而音乐的精神都因此也萎缩到了极限。音乐因此政治化、流行化、工厂化,叫床化。
 
音乐要重生,就是首先要画地为牢,重新带上锁链,重新带着锁链跳舞。将物质的可能减到最低,才会激发出精神无穷的光。真正的音乐,本质上只能是苦难的产物。没有灵魂的挣扎,生命的绝境,本质上,是不会有任何音乐的。音乐,本质上就是孤独。正因为这绝望的孤独,才可能高踞精神的圣殿,而不是物质的盛典。
 
看看这些名字,哪个不是生命绝境中挣扎的灵魂?巴赫、莫扎特、贝多芬、舒伯特、舒曼、勃拉姆斯、肖邦、布鲁克纳、马勒、肖斯塔科维奇,甚至包括本ID极端看不起的柴可夫斯基。就像中国人最熟悉的《二泉映月》,难道不也这样?这里的生命、灵魂,不一定是个体性的,没有整个民族的绝境与挣扎,就不会有《黄河大合唱》。根本上说,49年以后,没有一部作品在生命的广度与灵魂的深度上立得住脚的,像《梁祝》、《黄河》之类的作品,只会让本ID反胃。
 
 

阅读 评论 收藏 转载 打印举报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: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(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)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会员注册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

幻灯播放